??贾佳??
?
?
?
?
?
?
?
?
?
一幅迷蒙的海景图:几只停泊在海面、来回荡漾的小帆船,飞溅的浪花,向着天边延伸的地平线,还有无尽的静寂。……?
这就是德彪西的前奏曲《帆》给人的遐想。每次聆听或弹奏这首乐曲的时候,我都会忆起昔日在文学社的三年光阴。高中毕业后时常会念到曾经的文学社,脑海深处的我们的“帆”。而往往在当时,眼前更多的是铺天盖地的一番情景。时而空谟倦怠,时而涌起层层浪涛。我就像一名初航的水手,勇敢地在这瞬息万变的大海中歌唱和舞蹈。帆,就是我驾驭的能驶向理想彼岸唯一工具。
那年文学社的采风,带着高一的学弟和学妹,在上海出版街之称的绍兴路,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作家赵丽宏老师。赵老师很是随和,妙趣的话语把我们几个心中略存的几许敬畏一扫而光。去上海之前,曾经刻意找来一些他文革时写的散文和诗集来拜读,感觉他是一位很能品味生活的学者。从知青到大作家,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一部历时久远的日记,记录着自己各个时期生活历程和心态的变化。临走的时候,赵老师送了我们每人一本他新出版的诗集《拨动心弦》,还特意在书上题了寄语。一年后我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了市里的普通话比赛,参赛的作品就选自那本书名为《帆》的诗篇。像诗里写的那样,我感到我想要撑起桅杆,扬帆前进了。
?
?
?
?
不是所有的时候都会有人在你左右并驾齐驱的,暮地,你会发现四周茫茫一片,听得见风和海的对话,却只剩下孤自一人成为海天连接处的一个白点。那一年的南京也成为了我在文学社期间最背负责任的一驿。学校出于安全性的压力,干涉了即将成行的南京采风,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团体不能共同集结而驰骋了。手里握着当晚的车票,来不及留下任何迅息,次日清晨,我毅然独自出现在玄武湖畔。陌生的城市,喧哗的大街,我刹时淹没其中。容不得太久的思虑,我辗转去了早已联系好的江苏作协,终于在那天下午,拜会了此行的重要人物叶兆言(我国著名教育家、作家叶圣陶之孙),带回了与之合影的照片。我清楚地记得叶老师聊天中的一句话:“我爷爷是作家,我也是作家,作家也是普通人……”是啊,作家的世界,就这样别开洞天——站在世纪这一端,那端的独行者已成为孤帆远影。
?
?
?
?
几个年头过去了,还是喜欢在午后的某个时刻释放出唱片里的精灵,包韫着海面上的雾气,海风,在我心头卷起千堆雪,犹如那白帆前行,继续前行。
?
?
?
?
作者简介:
贾佳,女,第14届风帆文学社社长。全国中学生文学社优秀社员。多次举办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。现在杭州师范学院任教,并攻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钢琴表演硕士学位。
?
?
?
?
评论